从数据上看,2013年底,全省有效灌溉面积7600万亩,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高标准农田面积6000万亩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621。山东以占全国1%的水资源、6%的耕地,生产了全国8%的粮食,养育了占全国7%的人口。
众所周知,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,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“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”后,“粮食安全”在两会期间 再度被代表、委员热议。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表示,要在高基数、高起点上实现粮食单产水平提高,“水和科技”尤为关键,农田水利建设关 乎国家粮食安全。
曹金萍代表介绍,山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,2013年粮食总产905.6亿斤,实现了“十一连增”。之所以能够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增产,农田水利建设功不可没,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。
数据上看,2013年底,全省有效灌溉面积7600万亩,“旱能浇、涝能排”高标准农田面积6000万亩,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.621。山东以占全国1%的水资源、6%的耕地,生产了全国8%的粮食,养育了占全国7%的人口。
然而,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增产,山东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产的压力越来越大。资料显示,山东粮食总产从700亿斤到800亿斤只用了两年,从800 亿斤到900亿斤则用了6年,增产速率明显放缓。随着工业化、城镇化加快推进,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,只能在稳定耕地面积和质量的基础上, 通过努力提高现有粮田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提高粮食单产水平。
曹金萍代表表示,要保持持续稳定增产,“水和科技”尤为重要。虽然山东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,但农田水利仍存在建设资金缺口大、配套 资金不能足额落实、项目实施部门多、形成合力难等问题,致使农田水利建设滞后局面尚未根本改变,有近2000万亩耕地仍属“望天田”。
为实施以我为主、立足国内、确保产能、适度进口、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,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,曹金萍提出“深化改革、加大投入、加大投入、统筹整合、搞好补偿”16字建议。
从深化改革上看,曹金萍表示,随着土地流转步伐加快,专业大户、家庭农场、农民合作社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,逐步成为建 设现代农业的新生力量。建议制定出台财政奖补政策,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,推进农田水利规模化经营,真正解决“谁来种地”的问题。同 时,探索推进管养分离,推广财政资金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,形成农田水利专业化、社会化服务体系。
从加大投入上看,大幅增加中央财政资金对农田水利的投入,尤其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,确保资金总量和增幅都有明显增长。同时,适当提高 资金补助比例,将山东大型灌区节水改造、规模化节水灌溉、河道治理等重点项目的地方配套比例调整为中部政策,调动地方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。
从统筹整合上看,建议从国家层面对各渠道、各部门的农田水利资金进行整合,授权一个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。同时,建立农田水利建设协调机制,统筹解决规划、建设、管理等问题,对扶持重点、工程建设、项目验收、运行管理等环节进行联合审查把关,确保投资绩效。
搞好补偿主要指的适当增加分配山东的引黄用水指标,并在灌溉季节加大下泄流量,抬高水位,以满足农田灌溉的需求。同时,加大对渠首提水泵站和引黄涵闸的建设和改造力度,恢复提升引水能力。
|